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網絡技術的帶動下,全球進入經濟發展新紀元。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絲印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結合催生新的業態,使企業面臨進入新領域的抉擇和成長的困惑。北京絲印機協會和北京頂佳創世紀投資有限公司聯手舉辦系列公開課,邀請行業一線專家和經理人,圍繞行業轉型升級中的熱門話題,與企業家共同解析探蹤,這也是“北京絲印機產業調整提升綜合服務平臺項目”中的一個分平臺。
本次公開課于2013年12月4日在北京絲印機協會舉行。李江在這次公開課中講的雖然是網絡絲印機,但他的思維方式適合于絲印機業的其它領域。在李江之前,研究商業模式創新的專家馬濤先生講了《新經濟時代的產業創新》,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出席公開課的業內人士與二位專家進行了坦誠的交流互動。本刊將其中一些問題簡要列出,與讀者分析共享。
中國大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薛強:我特別贊成要做附加值,客戶不一定要多,但要有質量,能通過這樣的客戶獲取增加值。團隊建設,人力資源最重要,有戰略,要有人去做。輕資產,我不太同意,光有一個軟件還不行。北京印協是我經歷的最好的一個協會,任理事長將,要把數字絲印機分會建起來,我也覺得應該有一個組織,我們也想在其中做點事。
中國印工協數字絲印機分會理事長張建民:今后絲印機品大部分會落到數字絲印機上。實體經濟要找到經濟平衡點,客戶需求并不在于絲印機方式,按需出版絲印機并不是安排一臺機器,絲印機廠要把出版社的其他工作接過來,讓他省心省力,這要靠提供技術保障。
馬濤:新經濟時代消費者關注的是高效的溝通平臺和消費者自我個性化的實現。為什么傳統制造加工業要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因為傳統制造加工業沒有前途,大家都在同質化、過剩中競爭,在浪費資源。誰來做重資產,做重資產肯定后面還有其它東西跟著,他掙得不是賣絲印機的錢,他掙得是數據的錢。
姓名: | |
內容: | |
驗證碼: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