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年歷、臺歷自動燙金機行業最火的季節。昨日,記者走訪南京幾家印務公司后發現,一個月前中紀委下發的《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讓這個行業徹底失去了往日的火爆。
“算了,你還是找別家吧,你這個年歷我們今年做不了。”在南京升州路上的君成印務中心,當記者向老板提出要印200份年歷時,老板直接給出了這樣的答復。隨后,記者又來到不遠處的南京博華包裝有限公司,對方負責人則直接拿出一套現成的年歷樣本:“印年歷不如直接買這個,自己設計自動燙金機的話,少于3000份肯定做不了。”
升州路上,短短的幾百米內像這樣的印務公司不下20家,但記者跑了五六家后發現,對于100份乃至500份的自動燙金機量,竟無一家印務公司愿意接單。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不少門店還在接幾百本自動燙金機量的小單子,主要靠的就是積少成多,但今年3000份以下的小單子少了70%以上,所以,大部分公司干脆就不接了。“做設計、出樣本、開機器……這些準備環節的成本就幾千元了。以往一個模板改改還可以被其他客戶接受,做個幾萬本錢就賺回來了,但現在問的人都沒有,肯定誰都不愿意做了。”
如果說不接小單是出于成本考慮的話,那么,大單的流失則成了今冬年歷自動燙金機行業的“致命傷”。“昨天剛剛接到電話,一家合作了四五年的單位說今年不印年歷、掛歷了,30萬的單子說沒就沒了。”對于年歷自動燙金機行業的“一夜入冬”,江寧區某自動燙金機廠的負責人很是沮喪。他告訴記者,銀行、保險公司乃至學校在以往是年歷自動燙金機的大戶。以銀行為例,普通的一個分行在年底印十幾萬元的掛歷、年歷都是家常便飯,若是大的分行在這上面的花費就更多了。但今年突如其來的“寒冬”,讓該企業的業務流失了至少50%以上,很多退掉的訂單就只能自己認賠。“溫州是中國的‘自動燙金機基地’,南京一半左右的印務公司是溫州人開的,但現在溫州的年歷、掛歷自動燙金機企業倒了一大片。”該負責人表示,因為印的都是下一年的,所以,年歷售賣期的兩個月實際就是它的“保質期”,預計積壓庫存的大量賤賣將導致今年的年歷、掛歷價格處于歷史低位。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