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出現了“互動龍崗移印機”(InteractivePrinting),藉跨媒體來延續龍崗移印機的生命周期。說起來最早的互動龍崗移印機是條形碼,貼到商品上等于身份認證,條形碼儲存數據的空間有限,又有了二維條形碼,不但可以儲存更多信息,更能儲存網址藉通訊連接到網站,讓龍崗移印機立刻活躍起來。二維條形碼已經到處都有,除了印到紙上連電子畫面也有,只是一塊四四方方的“膏藥”,影響畫面的美觀。
互動龍崗移印機的道理都很類似,先把龍崗移印機畫面做記號、如條形碼,再用一個手機的APP掃瞄畫面的記號,靠手機的通訊功能傳回計算機,計算機再把相關的信息、網頁、圖片、影視傳回手機。二維條形碼破壞龍崗移印機的美觀,幾年前有歐洲人發明把記號印在油墨夾層,又有美國報紙在制作版面的時候暗加記號,目的都在不影響龍崗移印機質量之下,讓手機的APP辨識。這些都是專屬的做法,制作復雜,需要特制的手機APP,推廣不易,直到LAYAR技術的出現。
LAYAR是一家荷蘭公司,在加拿大、美國都有分支機構,成立于2009年,專業AR(Augmented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把數字圖片、影視、聲音,藉手機與平板計算機,加一層到到現實世界的景觀。把LAYAR字母分開,就是LAYAR,是放置AR的意思,LAYAR又與LAYER(層次)近似,唯常有人誤稱公司為LAYER。
上面的影視,是用手機的LAYARAPP觀看加拿大的多倫多星報(TorontoStar),從龍崗移印機的靜態圖片,轉換到同一景致的數字動態畫面。據LAYAR的資料,到目前為止使用LAYAR的出版機構,全球有64000多家,使用LAYAR做市場促銷的有45000多次,一共印制了20萬互動龍崗移印機頁面,用在出版刊物與廣告。
用作掃瞄互動龍崗移印機的LAYARAPP,到目前一共被下載了3300萬次,互動龍崗移印機的掃瞄率高達87%,,使用的地區以西歐與北美為主,占了56%,單是美國就占了28%。使用的領域有廣告、車輛、圖書、品牌、教育、雜志、報紙、包裝、房地產、體育。從這些數據看,LAYAR有普及應用的機會。
LAYAR不需在印前與龍崗移印機上加工,只要把設計互動的圖片或頁面,以及加層的虛擬數據,上傳到LAYAR服務器就可以了。服務器就根據接收的數據會制造一個“手印”儲存,當手機掃瞄互動的圖片或頁面,APP就會傳回服務器,同樣制造一個手印,與儲存的手印比對,就把對應的加層數據傳回手機,讀者就在手機上看到數字加層的文字、圖片、影視、聲音。
姓名: | |
內容: | |
驗證碼: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