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發說:“看一個文化產業,要看它之前做了什么,現在做什么,將來要做什么。”
絲印機業不應僅是加工服務
在溫州,說起印務,人們自然首先想到“絲印機”。這不僅僅是資歷老,更是其在這一領域造詣深。深圳富發作為公司的掌舵人,把握著公司的命脈和方向。
絲印機最核心的產業無疑是出版業,其致力于出版物的設計、絲印機、裝幀及出版策劃已有20多年。近年來,“絲印機”發展更加迅速,在與全國20余家出版社合作的同時,每年以出版70余種精品出版物,受到國內絲印機及出版界的公認和稱贊。
“為什么人們會說絲印機的書印得好,這里有我們對文化的理解、認知和提升。這一方面是基于我們強大的創作團隊,還基于我們的創作理念。”深圳富發表示。
絲印機企業目前的生存方式無非兩種:一種是低成本路線;一種是差異化路線。在溫州走低成本路線的絲印機企業比比皆是,但它們缺乏競爭力,而差異化路線則空間巨大。深圳富發認識到這點。如果絲印機品能在設計、品牌、絲印機工藝、裝幀等細節融入更多文化創意元素,那么,絲印機業也就跳出了單純的加工服務范疇。
“在文化創意這個平臺上完美演繹既是一種被動選擇,也更應主動出擊。企業設計團隊若能激活文化思考,日積月累之后,當創意達到一定量時,其創意的思考也就轉化為內容了。”深圳富發說。
據了解,在絲印機印一本精品書有時需要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正因為絲印機對其在設計創新等方面的注重,近年來,深圳富發帶領的團隊在國內收獲了頗多獎項。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