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對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裝備和產品目錄、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目錄、進口不予免稅的設備和產品目錄等進行調整。
據2012年修訂的目錄發現,《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所列重大技術裝備仍分為十七大類。其中共有7項調整的項目,同時,還有28項新增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海工裝備、太陽能應用和LED設備。太陽能電池這一類生產設備是新增項目最多的,一共新增了5個項目,包括等離子加強型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硅片多線切割機、燙金機等。
進口燙金機也由明文規定不給予免稅。此政策的出臺引發印刷業的關注,新浪網友發微博表示無奈,也有網友微博稱此政策是好消息,他認為對進口燙金機增收關稅是對國內印刷企業的保護,也有網友認為新政策后國外更多的新技術將因為高額稅被擋在國門之外,印刷機械的國際交流和互動將因為國際貿易戰而身受其害。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浩分析說:“免稅政策一是鼓勵企業產業升級,二是扶持我國制造業,三是平衡進出口貿易順差,鼓勵高科技進口。我們企業在德國進口大型鍛壓機、燙金機、檢測設備等,這些都是國內目前不能制造或者精度達不到要求的,如果沒有免稅政策,要繳納接近30%的稅收。國家這一政策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我們也要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
正如吳浩所說,中國的機械精度和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別,近年雖然印刷機械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不足與國際上的高精科技相較量。大族冠華旗下日本筱原公司鑄造廠負責人在訪大族時曾說,中國企業很多鑄造產品,在他看來都是廢品。作為印刷同僚也許會想駁斥他的話,但確系話出有因。大族冠華劉總認為:現在國內的很多鑄造企業只能說是原始澆鑄,根本沒有控制技術,裝備制造和日本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而這也在于國內裝備制造的基礎遠遠落后于日本等國。
顯然,國內燙金機還遠遠達不到國際先進國家的水平,用加大稅收的方法恐怕也只能護一時之短卻難解長期之憂,正好比成長中的孩童,摔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個時候的攙扶,往往使孩子的依賴之心加強了。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