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印刷企業效益的5種途徑
點擊: 日期:2015-5-25 字體大小:14px 12px
一、發揮新技術和現有技術的作用:
對印前、印刷和裝訂設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PDF工作流程,印前和裝訂的自動化在減少勞動力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能力。當然,投資新設備并不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式。許多印刷企業正在發揮現有設備本來既有的優點。印刷商也在分析他們的生產過程,以將這些自動化特性應用于生產實踐中。技術的確是提高生產能力的有力工具,但不是萬能良藥,終究安裝新設備解決與人有關的生產能力的問題。深圳富發牌實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印刷機,歡迎來電咨詢,0755-89763621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效率:
雇主有責任為雇員提供培訓機會,以幫助他們做得更好。改進印刷機的預備工作是提高生產效率的要害,減少預備時間可為印刷工贏得大量時間。另一個提高效率的項目是全面生產治理,它要解決六個問題:設備故障和停機;設定機器或預備工作;設備空轉或暫短停機;降低運轉速度;有缺陷的產品;啟動損失或減速損失。
三、實現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的想法是通過不斷改進,形成制度并在生產中不斷調整,使企業能減少廢品,提高產品并發現最有效的操作方法。有效生產的核心是過程的連續性,為了在過程中建立連續性,許多公司開發了標準操作步驟。自由主義在生產中是有害的。過程控制的要害部分是開發一種向治理者提示過程中問題的系統。在FLMGraphics公司,治理者用廢品衡量制造系統的集行和步驟,據該公司說,他們調查并分析廢品的來源,因此,他們能解決生產過程中的任何問題。當然,經營在變化,需要我們在規則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調整,例如:活件數的增加要求程序和系統跟著變化,因為用于天天20批活兒的方法不一定適合天天20批活兒的工作。
四、了解計算機集成制造:
盡管還處在開始階段,很多需要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的設備正逐步到位。在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中,以電子方式將各部分連接起來并共同工作。設備供給商正在主動合作,為實現印前、印刷和印后一體化(CIP4)開發標準。這些標準促使以電腦為基礎的印刷工藝流程的集成。
五、把生產與經營戰略聯系起來:
專家認為,當制造業的治理者集中在生產過程時,這不能是唯一關注的。生產和制造決定要以公司的整體目標和戰略為基礎,而這些目標和戰略又要以用戶的需求和要求為基礎。生產方法是“車”,客戶需要是“馬”,在重視設備和操作技術時,別忽視了客戶驅動經營這一事實,印刷企業的生產戰略必須滿足客戶的全面需要。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