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機帶自動清洗裝置
點擊: 日期:2014-5-21 字體大小:14px 12px
日本最早在移印機上加裝了膠頭清洗裝置,改善了印刷質量。在印刷過程中,由于膠頭表面的油墨不可能完全轉移到印刷品上,樹脂殘存的油墨會逐漸改變膠頭表面的圖文痕跡邊緣,引起清晰度的下降。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改善膠頭的脫墨能力,另一個是加裝膠頭清洗裝置。膠頭清洗裝置的特點是在移印膠頭退回過程中比普通的移印機多了一個在膠紙上面印刷的動作,其表面殘余的油墨會被清除。
對于多色印刷,加裝清洗裝置對套印的準確性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多色 Ep~,J涉及網點復制,那么,網點擴大的現象會得到明顯的遏制。目前,國內的移印機還沒有出現加裝膠頭清洗裝置的動向,可能與我們對移印技術的認識有關。移印技術是不太精細的 ENVY 技術,不需要過于看重印刷過程的細節。
套印準確的移印機
傳統的轉盤式移印機,其生產效率要高一些,但套印精度要差一些,不要說精細的網點印刷完成不了,就是要求稍微高一點的色塊套印也是不容易的。這與其自身的結構缺陷有關。2003年,日本一家移印機制造企業率先推出了 1 臺新型四色移印機,這種多色移印機的運動形式和傳統的多色移印機結構截然不同,它由圍繞中心軸轉動的四組膠頭系統構成印刷裝置,每印一次轉動 90 度,由圍繞另一個回轉中心轉動的四組印版系統構成供墨裝置,每印刷一次也轉動90 度,每一組膠頭只和固定的印版接觸,套印非常準確。這種移印機使用兩個精密旋轉氣缸,分別控制膠頭系統和印版系統的旋轉,結構緊湊,動作協調,幾乎沒有機構加工的部件,所以套印效果很好。
許多工藝禮品需要精細的印刷,如果套印不準確,勢必影響產品本身的價值。由于移印技術門檻過低,造成了移印技術的泛濫,使移印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利潤空間的不斷擠壓。如何在這場競爭中保持強者地位,需要業內人士的思考。目前,國內移印企業普遍存在創新能力差的問題,這是長期以來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造成的。只有那些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真正帶領我國移印業面臨新的挑戰。創新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武器,只有創新,才能永遠立于潮頭,成為最后的贏家。
油盅式移印機
中國近幾年發展很快,西方國家在傳統產業方面的優勢漸漸被中國取代,為了保護本國工業的發展,歐美一些國家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限制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比如要求出口到歐盟的產品生產企業符合 ISO14001 環保標準等,客觀上講歐美國家的技術壁壘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制度給中國企業的壓力可能迫使我們不斷采納新技術來提高我國產品的技術和安全等級。表現在移印技術領域,采用更加環保的技術必須引起我國企業的重視。
溶劑性油墨中的溶劑揮發到空氣中會被人的呼吸系統捕獲,而且多數都對人體有害,這遭到以保護人生安全為主要訴求的西方社會的普遍抵制,歐洲和美洲國家相繼制定了嚴厲的法規來控制溶劑性油墨的使用。 德國最早生產出從切斷溶劑揮發的途徑來控制溶劑的揮發的移印機,這就是油盅式移印機。它和傳統的開放式移印機的主要區別就在于供墨方式的差別。油盅式移印機的供墨部分使用反扣在移印印版上面的裝有油墨和溶劑的油盅來不斷為印版供墨,由于溶劑的揮發得到控制,油墨在使用過程中的黏度和干燥速度的變化趨于穩定,更利于獲得均勻一致的印刷質量,敞車適性的穩定是油盅移印機最值得稱道的優點。溶劑揮發的有效降低也使操作員工的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值得指出的是,油盅移印機的制造水平體現了一個企業制造水平的高低。目前,國內制造油盅移印機質量非常過關的企業屈指可數。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